一文讀懂 Movement 上的 PicWe:打造最優的全鏈流動性基礎設施
PicWe 正在重塑跨鏈互操作體系,通過 CATM 驅動的跨鏈架構,打造了一種全新的解決方案。其採用無橋架構,不僅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流動性碎片化,增強了安全性,還顯著降低了跨鏈互操作的成本。
鏈原生特性,正在導致鏈上世界的流動性過於分散、割裂且嚴重失衡。據統計目前大約有 80% 到 90%的流動性鎖定在 EVM 應用中,這給新興生態的建立與發展帶來了挑戰,抑制了Web3 的創新。許多新興生態因缺乏良好的多鏈互操作性方案,不得不陷入持續的流動性爭奪戰中。
一個顯而易見的例子是,每次新興 Layer2 及其相關生態應用的預期空投、造富效應都能吸引圈內用戶的眼球,但進入新公鏈的成本和門檻讓大多數用戶望而卻步。這些用戶多來自以太坊、BNB Chain 等成熟生態,但傳統跨鏈橋的高成本和高門檻阻礙了大部分用戶參與其中。在後 DeFi 時代,行業始終在探索如何實現資產在多鏈之間的高效、安全、低成本流動,同時為用戶提供無縫的使用體驗。
PicWe 項目是眾多探索者之一,該項目以全鏈無準入競價編排協議Omni-Chain Permissionless Bidding Orchestration Protocol (OPBOP)、動態流動性矩陣Dynamic Liquidity Matrix (DLM)、可編程代幣傳輸 Programmable Token Transfer 等系列技術方案為基礎,率先在 Movement 上推出了行業首個以無橋、無信任交易模式(CATM)為特點的跨鏈交易模式,以打造下一代全鏈流動性基礎設施。
作為跨鏈領域的創新者,PicWe 的解決方案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據悉,該項目在 Movement Labs 舉辦的 "Battle of Olympus" 黑客松活動中,從 2,100 個參賽項目中脫穎而出,榮獲 DeFi 賽道一等獎。同時,PicWe 在過去三個月展現了令人矚目的增長勢頭。自上線以來,該項目已吸引了 72.7 萬用戶,處理了來自 16.3 萬個獨立地址的 22.1 萬次互動,總交易量高達 3.26 億美元。
作為 Movement 生態中跨鏈解決方案的傑出代表,PicWe 不僅穩固了其在 Movement 生態中的領先地位,也正在迅速崛起為最優的全鏈流動性基礎設施之一。
PicWe 如何實現無橋的跨鏈交互?
在傳統的跨鏈交易中,跨鏈橋通常扮演著較為重要的媒介角色,其通常通過鎖定、包裝等系列方式來幫助交易者在不同的鏈間實現資產的跨鏈轉移。雖然傳統跨鏈橋為早期鏈上世界的流動性交互做出的巨大貢獻,但其弊端同樣而是十分十分明顯的。
事實上,對於一筆基於跨鏈橋的跨鏈交易,通常會涉及到鎖定、鑄造以及贖回等系列操作,而每一個步驟通常都需要用戶支付一筆 Gas 費,所以一次跨鏈不僅會為用戶帶來較為高昂的摩擦成本,還無形中增加很多繁瑣的交易步驟以及較高的交易延遲。當然,傳統的跨鏈橋甚至加劇了流動性的碎片化,一些跨鏈方案選擇將資產會以獨立的包裝代幣形式存在於不同的鏈上,比如 WBTC 等,這種分割降低了資產的整體流動性和可用性。
更值得關注的問題在於安全性,許多跨鏈橋依賴於中心化或半中心化的托管方來確保源鏈上鎖定資產的安全,這導致極高的單點風險。即便是引入一些 PoS 驗證組,但隨著單條鏈的流動性減少,攻擊成本就會大幅降低,從而增加其受到惡意行為者攻擊的風險。事實上,早期互操作性的探索曾引發的一系列安全事件舉不勝舉,不僅引發了爭議,並且很多人曾對此失去了信心。
此前,Connext 的創始人 Arjun Bhuptani 提出了"互操作性三難困境"的概念,指出在區塊鏈之間實現互操作性時,很難同時滿足以下三個特性:通用性(在兩條鏈之間傳遞任意數據的能力)、可擴展性(能夠在異構鏈上快速部署的能力)以及無需信任性(最小化信任假設)。
可見,跨鏈橋確實對行業的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它僅僅是權宜之計,一定不是跨鏈方案的最終狀態。
圖:跨鏈不可能三角
對於 PicWe,並沒有選擇在原有跨鏈橋思路的基礎上繼續創新,而是通過引入了狀態通道、流動性激勵等系列方案構建了一套不需要媒介的去中心化的跨鏈交互體系,用戶僅需要在源鏈上進行驗證,就能實現多鏈的資產跨鏈交易。
鏈抽象交易模型(CATM)
PicWe 跨鏈交易系統主要由鏈抽象交易模型(CATM)作為驅動,該模型在多鏈間都部署有合約負責交易狀態的更新和協調,並通過構建一套獨特的全鏈無準入競價編排協議,能夠隨時為不同的兩條鏈進行服務。
事實上,傳統跨鏈橋的跨鏈流動性,主要是靠在源鏈以及目標鏈分別鎖定足額資產,以保證在鏈兩端的對付,當目標鏈資產儲備不足時跨鏈將變得低效甚至難以實現。而對於 PicWe 的 CATM 模型並不是依賴於鎖定或者鑄造資產來保證流動性,而是通過搭建一套賦有激勵的 LP 體系來"向外求"。
具體而言,PicWe 所部署的合約,無論是在源鏈還是目標鏈,都可以理解為一個全鏈流動性池,該池由 LP 角色提供來提供流動性且賦有激勵。
當具備跨鏈交易需求的用戶,將資產存入源鏈合約中時,類似於將資產注入到源鏈的流動性池中,並選擇對應的目標鏈、填寫地址,通過單鏈簽名向全鏈無準入競價編排協議完成多鏈支付請求後生成訂單。合約記錄用戶的資產後,分佈式的中繼器會負責將用戶在源鏈的交易狀態安全地傳遞到目標鏈,信息包括交易日期(date)、賬本(ledger)、訂單詳情等,實現狀態以及數據的傳遞。
而對於目標鏈合約,在驗證源鏈合約的簽名是否有效,檢查源鏈交易是否滿足所需的區塊確認數後(延遲確認,防止雙花、預言機操控、閃電貸等風險),目標鏈合約池最終在用戶指定的地址釋放資產。
最重要的是,在 CATM 體系中,持續具備流動性再平衡的能力。
在以往,LP 用戶將能夠通過向不同鏈上的合約池提供流動性的方式,從中獲得 Farming 激勵,以保證不同鏈上的合約池或者說資金池流動性充足,且保持動態。
而當目標鏈上的流動性不足時,PicWe 通過荷蘭拍的方式向 LP 或其他流動性提供者尋求更多資產,其特點在於在最初對於某資產設定一個價格,並隨著流動性愈發充足而使得代幣價格不斷下降(激勵效果不斷下降)。對於 LP 而言,流動性的差值代表著套利機會,差值越高套利機會越大,那麼對於一筆荷蘭拍交易開始時,會瞬間吸引大量的 LP 套利者參與其中,保證目標鏈合約池以最快的速度恢復流動性,同時也確保了流動性補充的成本最優。
基於這套體系,如果某條鏈的流動性不足,PicWe 也會通過上述 Rebalance 機制,將其他鏈的資產轉移到缺乏流動性的鏈上,以保證不同鏈間流動性的充足與均衡。
得益於 PicWe 的跨鏈流動能力以及不同鏈間的流動性差值,流動性提供者可以同時在多個鏈上賺取收益,突破單鏈資金池的限制,同樣投資者能夠通過聚合所有支持鏈的流動性收益來優化回報。
所以我們看到,在上述過程中,PicWe 的方案並不涉及代幣原生的鑄造與贖回,也無需托管用戶的資產,並且 PicWe 本身是從源鏈到目標鏈直接基於可編程代幣傳輸技術傳遞原生資產信息,保持資產在源鏈和目標鏈原生狀態以及流動性的完整性、最大限度地優化了資產的跨鏈效率,並保持整個過程的完全去中心化。
"多、快、好、省"的無橋方案
基於上述技術特點,PicWe 的無橋方案正在呈現出"多、快、好、省"的優勢。
多
傳統的跨鏈方案受限於流動性池提供的代幣種類,無法支持中長尾資產的跨鏈購買,比如我們難以直接使用 Base 鏈的 USDT 買到 Solana 鏈的 PNUT 資產。
這就好像在商超、倉儲購物,用戶只能購買到由供貨商(LP)提供的指定商品(Token)。而由於壓貨存在資金成本,商超、倉儲能買到的商品品類都是有限的。想購買到任意商品,只能通過線上 P2P 的方式。
PicWe 的全鏈無準入競價編排協議 Omni-Chain Permissionless Bidding Orchestration Protocol (OPBOP) 正在創造一個讓用戶能夠買到任意鏈上任意 Token 的去中心化"線上商城",即通過 PicWe,用戶可以使用任意鏈的 USDT 購買到任意鏈上的任意資產。
快
傳統的跨鏈方案需要用戶先將源鏈上的資產(比如 USDT)換成跨鏈橋接受的資產(比如 ETH)才能進行跨鏈。而跨鏈完成後還需要將資產兌換成自己想購買的資產(比如將 ETH 兌換成 PEPE)。整個交易過程中,環節過多、鏈條過長,用戶體驗較差。
通過 PicWe 購買全鏈資產的過程中,只需要一步就能在鏈上完成,全程無需跨鏈、Swap。無論是 EVM 鏈還是異構鏈都能夠在 1 分鐘內完成交易。
好
PicWe 的無橋方案打破了跨鏈不可能三角的禁錮。用完全去中心化的方式實現了全鏈資產的鏈上交互,避免了過去跨鏈協議可以使用和轉移用戶資產的風險。這種無橋方案從始至終都"不碰"用戶資產,既能避免項目方作惡,又能避免黑客攻擊。
省
無橋方案可以節省跨鏈橋費用、Swap 費用和 Gas 費用。而現在流行的意圖交易、鏈抽象方案也只是代替用戶完成複雜的跨鏈操作,其中產生的多次 Swap、跨鏈、Gas 等費用依舊需要用戶承擔。通過 PicWe,用戶本質上是支付 USDT、直接購買目標鏈上的 Token,可以節省所有中間費用,每筆交易成本可以控制在 1 USDT 以內。
目前, PicWe 已經案率先基於這套方案在 Movement 堆棧上進行了實踐,基於 Movement 網絡,PicWe 支持用戶無縫地在任何區塊鏈上交易資產,如交易者可以使用 Movement 網絡上的 USDT 購買其他鏈上的任意代幣,包括比特幣區塊鏈上的 BTC。
PicWe 的資本效率
通過獨特的動態流動性矩陣 Dynamic Liquidity Matrix (DLM)技術, 在跨鏈的資本效率上,PicWe 相對於傳統的跨鏈方案有著極為明顯的優勢。 PicWe 提供的 LP 池,不再是傳統的單一交易對池,其 USDT 池每時每刻都在提供不同交易對的流動性。而且是按需提供,只有在用戶提交了交易某個 Token 需求的時候,池內的 USDT 才會提供對應 Token 的流動性,極大程度上提升了 LP 池的收益。
我們看到,在上圖中,左側為傳統的流動性方案,右側為 PicWe 的方案。
傳統的流動性方案示例中,總流動性為 $18B ,但這些流動性被分散在不同的鏈和橋之間,總流動性為 $18B ,但這些流動性被分散在不同的鏈和橋之間:
- 每條鏈(如 Chain A、Chain B、Chain C、Chain D)各自擁有 $4B 流動性,橋(如 Bridge AB 和 Bridge CD)分別持有 $1B 流動性。
- 每條鏈上有多個資產(Token1、Token2、Token3、Token4),每種資產的流動性為 $1B 。
我們可以很直觀的看到,傳統跨鏈橋方案的流動性是極為分散的,各鏈和橋之間的流動性無法互通,導致資本利用率低。當單鏈或橋上的流動性不足以滿足大額交易需求,容易造成價格滑點,並且各鏈上的資產彼此獨立,難以整合利用。
而在 PicWe 的方案中,通過動態流動性矩陣將鏈進行抽象化處理,並將分散的 $18B 流動性整合為一個可跨鏈調用的整體池,各鏈上的資產(Token1、Token2、Token3、Token4)通過 PicWe 系統實現互聯互通。流動性統一後,各鏈上的用戶可以共享整體流動性,避免因鏈上資產不足導致的交易失敗或高滑點。
同時基於 CATM 交易體系和動態流動性矩陣,PicWe 並不需要為每條鏈分別注入無效的流動性,顯著優化資本分配,同時還能夠為流動性提供者通過 PicWe 的協議獲得高達 30% 的 APY 。從現階段看,主流的 DEX 所提供的 LP 收益通常不超過 10%,並且由於常年流動性充足,其可觀的 LP 套利機會並不多。
而 PicWe 的收益來源於流動性差,不同資產間、不同鏈間的流動性差一定是長期存在的,這也就意味著 PicWe 將常年能夠為 LP 用戶提供可觀的套利收益,並以此保證跨鏈系統的效率,同時滿足多個角色的需求。
B2B2C
從 C 端用戶的角度出發,PicWe 可以是一個不錯的資產跨鏈、跨鏈交易以及收益工具,但 PicWe 不僅僅是 To C ,而是期望走 B2B2C 的路線。
事實上,PicWe 其不僅僅以工具定義,而更多的將自身定義為底層跨鏈流動性設施,其通過開放 SDK 來讓所有鏈上應用能夠與之集成,並通過其技術方案來獲得全鏈拓展的能力。
比如對於一個 DEX,可以基於 PicWe 的 SDK 與 PicWe 進行組合集成,DEX 將能夠進一步為用戶提供跨鏈交易的能力,甚至基於此進一步提供一些創新的交易產品、衍生品產品板塊,提升平台功能並通過更為優質的潛在收益捕獲用戶。而對於 PicWe 而言,通過成為下層設施並服務於 B 端應用,其能夠將這些合作者的用戶間接納入到生態體系中,並加速其方案的規模性採用。
總結
PicWe 正在重塑跨鏈互操作體系,通過 CATM 驅動的跨鏈架構,打造了一種全新的解決方案。其採用無橋架構,不僅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流動性碎片化,增強了安全性,還顯著降低了跨鏈互操作的成本。同時,借助 OLBC 模型,PicWe 提供了一個穩健的機制來維護網絡穩定性並激勵流動性貢獻者。
作為一套全新的跨鏈互操作體系,PicWe 不僅突破了"互操作性三難困境",還為傳統跨鏈橋提供了一個可擴展的替代方案。同時,通過全新的拓展與組合方式,重新定義了跨鏈互操作性的範式,為鏈上世界從分散走向統一提供了全新的基礎。
關於PicWe
PicWe依托一系列技術方案,包括全鏈無準入競價編排協議(Omni-Chain Permissionless Bidding Orchestration Protocol, OPBOP)、動態流動性矩陣(Dynamic Liquidity Matrix, DLM)和可編程代幣傳輸(Programmable Token Transfer),在Movement平台上推出了行業首個以無橋、無信任交易模式(CATM)為特點的跨鏈交易模式。該舉措旨在構建下一代全鏈流動性基礎設施。
通過構建這一全鏈流動性基礎設施,PicWe希望推動去中心化金融的創新,並為B2B2C市場帶來無限可能。
了解更多請訪問
Website
X (Twitter)
免責聲明:文章中的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平台無關。用戶不應以本文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
您也可能喜歡
Aiccelerate DAO 將新增歸屬結構以回應對啟動的批評
快速摘要 專注於加密貨幣和人工智慧的 Aiccelerate DAO(AICC)推出後,目前市值約為 1.5 億美元,但在 X 平台上遭到批評,因為一些參與該項目預售的內部人士迅速出售了他們的代幣分配。Bankless Ventures 因“衝動失誤”出售了其分配的 10% 而受到批評,隨後又回購了代幣。針對爭議,該 DAO 表示將“為個人分配實施一個歸屬結構,並正在與顧問進行討論以 d
比特幣合法化,貝萊德打破紀錄,買入飆升:現貨比特幣ETF迎來一週年紀念
在過去一年中,現貨比特幣ETF的交易量已超過6600億美元。BlackRock的IBIT基金在過去一年中管理的資產超過500億美元,成為現貨比特幣ETF中的明顯領導者。由於這些新金融工具,比特幣作為被接受的資產類別的地位呈現出新的形態。
為什麼一定要對 AI Agent 賽道抱有信心?
AI Agent 打破了過去純“鏈上”造樂高堆疊大廈的敘事邏輯,一個揉合鏈上 + 鏈下的全新支撐 AI Agent 的自主化、可永生、可多模態協作的全新 infra 構建需求擺上了日程。
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提議將《電子資金移轉法》擴展至加密貨幣!好消息還是壞消息?